5G:哪个环节最值得投
- 分类:投资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07
- 访问量:0
5G:哪个环节最值得投
5G将是一个贯穿2019年全年的主题投资机会,近期,5G板块也再次成为市场热点,不少个股亦成为资金追逐的热点。从5G产业链来看,5G建设的核心在于5G基站建设,而基站天线射频厂商又是基站供应商的上游,因此基站天线射频厂商将是整个5G建设周期中最先受益的环节。本文将聚焦5G建设周期中最先受益的环节:天线射频。从产业链及市场规模等方面给大家进行梳理。
基站天线射频产业链梳理
基站天线射频产业链也可分为从上、中、下游:
上游:包括五金材料厂商、塑料材料厂商以及高速PCB板制造厂商。其中,高速PCB板制造商技术门槛高,全球90%市场份额集中在美日公司手中;
中游:为基站天线射频厂商。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国内厂商如京信通信、通宇通讯、华为等,竞争十分激烈;
下游:为主设备供应商或移动运营商。在整个基站天线射频产业链领域,上游材料厂商和下游客户均处于相对强势地位,中游基站天线射频厂商处于劣势地位。
基站天线射频产业链概览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
基站天线技术演进:不断系统化和复杂化。
基站天线随通信技术升级而升级。从1G到4G,在移动通信系统处理的信息量成倍增长的背后,天线正是实现这一跨越式提升不可或缺的组件。
在1G的模拟通信时代,几乎都是全向天线,当时的用户数量很少,传输的速率也较低;
在2G数字通信时代,天线逐渐演变成定向天线并开始引入阵列概念;
在3G时代,由于GSM和CDMA需要共存,因此出现了多频段天线,天线设计趋向复杂化和系统化;
在4G时代,首次引入了MIMO(多入多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天线系统,MIMO技术的出现极大提升了通信容量,从无源开始走向有源,“无源天线+RRU”的集成式天线成为主流;
在5G时代,随着毫米波通信技术、波束成型技术、Massive MIMO技术的引入,基站天线出现了3趋势:无源天线向有源天线发展、光纤替代馈线、“无源天线+RRU”向AAU转变。
这意味着5G的基站天线将更系统化和复杂化,基站天线领域厂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只有真正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厂商才能存活。
从1G到5G基站天线演进一览
基站天线射频规模:量价齐升,未来市场规模2200亿
首先是量,前面我们已经提到5G时代基站总规模将超1000万座,是3G+4G基站总量的2倍以上,相应地基站天线射频用量也会大幅提升。
其次是价,随着Massive MIMO、波束成型(Beamforming)及载波聚合(CA)技术的应用,5G对基站天线的需求由无源天线变为系统集成式有源天线,天线数量及复杂程度远超4G时代。
原先RRU中的射频处理模块将与天线集成共同形成AAU(Active Antenna Unit),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势必引起基站天线射频单体价值量的提升。
基于量价齐升的考虑,我们测算未来5G基站天线端投资规模在470~510亿,射频端投资规模在1640~1790亿,合计规模为2100~2300亿,是4G时代投资规模的1.9~2.1倍。
2018-2025年基站天线投资规模预测(亿元)
2018-2025年基站射频投资规模
核心技术拥有者将胜出
首先,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基站天线射频本就处于一片红海之中。
其生存空间受到来自上游和下游的共同挤压,再加之下游主设备商亦自主研发基站天线射频,进一步蚕食中游厂商市场份额,2017年华为基站天线射频市场份额已处于全球第一。
其次,到了5G时代,Massive MIMO的引入会使得天线数量大幅增多,4G的2×2MIMO或将变成5G的64×64MIMO,天线安装测试和维护难度也将大幅提升。
运营商对主设备商天线射频一体化产品需求将提升,主设备商或将掌握天线环节的主动权,天线行业的集中度势必将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较强且能与主设备商合作的公司才能受益5G基站建设。
结束语:
目前5G频谱分配已经完毕,5G临时牌照也即将发放,5G建设大幕已经开启。作为无线信号的接入端,5G无线接入网大规模建设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天线射频市场规模超千亿,值得持续关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