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频滤波器,国内射频厂商的下一个冲锋高地
- 分类:行业洞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2-10
- 访问量:0
5G时代来临,引领射频滤波器市场需求高速起量。随着5G通信的大力发展,以及物联网接入设备和其他近场连接方式的增加,手机射频前端市场将从2017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细分市场中,滤波器占最大市场份额且未来发展速度超过射频前端市场均值,市场从2017年的80亿美元预计增长到2023年的2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
滤波器有多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工艺路线,大类可以划分为声波滤波器、LC型两种,声波滤波器又包括SAW和BAW两大类型;LC型滤波器也有LTCC和IPD之分。

SAW和BAW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产品分类/中金研究部

全球射频前端滤波器市场规模、分类(亿美元)及市场占比(%,2019年)/中金研究部
SAW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占据主流,FBAR是未来发展趋势
不同类型的滤波器性能差异显著,同时由于设计、材料和工艺复杂度的不同,成本也有区别。根据system plus consulting统计,相比于传统SAW,TC SAW成本增加了60%,TF SAW成本更高,但总体要比BAW滤波器成本低。基于性能和成本两大因素,SAW滤波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占据主流市场,其次是BAW,再次是LC型滤波器。根据Yole,2019年手机滤波器市场超过70亿美元,其中SAW和BAW分别占47亿美元和19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SAW滤波器仍会占据50%以上市场。
由于智能手机内部空间有限,滤波器需求增长不能简单通过数量增加来实现,而要进一步提高滤波器集成度。因此,滤波器的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对厂商的工艺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SAW器件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优异性能在第二代通信系统GSM中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但是随着移动通信步入GHz频段,SAW由于本身工作频段较低等原因限制其进一步应用和发展。FBAR滤波器则适应更高频段的应用需求、工作频率可高达10GHz、能承受更大的功率、具有更高可靠性和Q值,且对温度变化敏感度低,适合高频率、大带宽要求的5G通信。为了顺应手机轻薄化与5G时代需求,推动FBAR滤波器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国产化率最低,规模效应和切入模组能力有望成为企业制胜法宝
滤波器是手机射频前端国产化率最低的器件,全球市场长期为日美厂商所垄断。2018年前五大SAW波滤波器厂商分别为村田、高通(RF360,TDK-EPCOS)、太阳诱电、思佳讯(Skyworks)和威讯(Qorvo),市占率合计95%(根据Yole)。BAW滤波器两大龙头博通和Qorvo市占率分别为87%和8%。2018年我国SAW滤波器消费量为151.2亿只,本土供应商产量为5.04亿只,国产化率仅3.3%。LC型滤波器(LTCC和IPD)国产化率相对较高,可以满足手机5G NR需求。滤波器最大的行业壁垒是专利壁垒,随着低端SAW滤波器专利逐步到期,以及贸易摩擦暴露的供应链安全问题,滤波器国产化逐步进入加速期。
滤波器作为基础元器件,标准化属性强且演进速度较慢,核心竞争要素是规模交付能力和成本下降速度,因而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的厂商有助于建立成本优势。此外,射频前端模组化,导致滤波器下游客户从单纯的手机品牌商扩展到模组集成商。目前,在射频前端模块占主导优势的主要为PA厂商,以及物联网模块商,因此滤波器生产商,需要发展更多PA和模块客户。从长远来看,模组的价值量大于分立器件,因而有能力拓展产品品类,切入射频模组市场的厂商更有望打开成长的天花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