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升级推动车灯行业扩容,千亿市场全球巨头逐鹿
- 分类:行业洞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1-06
- 访问量:0
车灯产业链按照供应关系可以分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和三级供应商。其中一级供应商主要指车灯设计和制造商,二级供应商为包括光源供应商,光源模组供应商,灯控及电子部件供应商以及密封结构件供应商。三级供应商主要在材料端和元器件端,主要包括塑料粒子,半导体器件以及PCB板等。

车灯产业链/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国市场两超多强,第三方车灯企业有望受益下游格局重塑
市占率向头部集中,华域星宇技术能力脱颖而出。国内车灯市场主要由自主龙头与全球巨头在中国的独资或合资公司主导。其中自主龙头为华域视觉以及常州星宇,目前市占率分别为22%和14%左右。龙头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稳定的客户群,使得近年来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公司集中。全球巨头受益于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以及与整车厂全球化平台上的合作绑定,在中国市场依然占据近40%的份额;欧系车灯企业法雷奥、海拉、马瑞利在中国持续加大投入,牢牢把握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而日系车灯企业小糸、斯坦雷多以合资公司的方式在中国运营,逐渐出现疲软趋势。
整车端,造车新势力对传统整车竞争格局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整车竞争版图有望重塑。和整车厂深度绑定的车灯企业存在整车产销下滑的客户风险,在整车竞争出现较大不确定性之时,第三方车灯企业有望灵活拓展客户群,持续受益于行业扩容。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2020年)/中金公司研究部
全球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中国企业出海正当时
外资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近年来资本开支显著下降。车灯行业主要包括日本小糸、海拉集团、马瑞利、斯坦雷、法雷奥集团、韩国三立等外资企业和以华域视觉、星宇股份为代表的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发展主要跟随所绑定的主机厂客户同步进行全球扩张,比如马瑞利、海拉是德系主机厂的主要供应商,日本小糸和斯坦雷分别是丰田和本田的主要供应商。近年来受全球乘用车市场销量下滑的影响,各国际巨头纷纷缩减资本开支,进入战略防御。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2020年)/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国企业逆势出海,有望提升全球市占率。华域视觉开设底特律工厂,并接连拿到通用及凯迪拉克全球平台订单,完成了走向全球化的第一步。星宇股份在塞尔维亚创办工厂,并已经成功拿到宝马2系尾灯的全球平台订单。随着企业技术实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凭借强大的管理能力以及对产业链的挖掘能力,中国龙头企业有望大幅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
护城河:技术、客户、质量壁垒加深
护城河来自高技术壁垒,汽车电子及软件能力成为竞争力重要来源。车灯产品是安全驾驶的重要一环。车灯行业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主机厂对于车灯质量和外观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所以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是决定车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车灯设计和制造需要运用跨学科技术,考验企业对于材料学、光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的知识和工艺积累,在智能车灯时代,汽车电子占比显著提升,电子设计及制造,软件编程及算法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将大大提升行业的技术准入壁垒。
客户资源壁垒:主机厂选择车灯及上游供应商的程序非常严格,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对供应商进行技术、产线、流程、财务等尽职调查和全方位审核,车灯及上游供应商需要具备足够的实力才能成为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同时,车灯产品属于定制化产品,开发新品频率很高,主机厂为了降低协调、沟通、采购的成本,倾向于与固定的供应商合作。因此客户资源的限制对拟进入车灯行业者构成了较高的壁垒。
质量认证壁垒:车灯及上游供应商必须通过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体系要求审核方必须具备至少连续12个月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记录。在此基础之上,车灯及上游供应商还需要通过主机厂的质量评审。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