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联周报】工业利润平稳增长,经济保持复苏势头
- 分类:行业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30
- 访问量:0
投资要点:
国内经济:工业利润平稳增长,经济保持复苏势头
最新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连续4个月正增长。叠加此前公布的8月主要经济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包括生产端的工业增加值,以及需求端的出口、消费、投资增速等均好于预期,表明中国疫后经济恢复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1%,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从1—8月看,累计利润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工业利润持续上涨主因:一、国内生产、需求全面复苏。二、成本、费用持续下降。随着大规模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用电、用地及租金成本的惠企政策持续推进,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缓解。三、采矿业利润明显修复,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
A股市场:海外延续震荡,A股缩量下跌
上周因外围市场扰动,加上恒大地产负面消息影响,节前避险情绪回升,A股缩量调整,各主要指数收跌。申万一级行业多数下跌,仅医药生物上涨。
8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修复,货币政策主基调依然保持宽松,对市场中期走向构成支撑。但近期海外疫情反弹严重,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美国11月大选前中美关系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叠加临近季末和国庆长假,短期风险偏好受到抑制,预计国内市场延续震荡行情。
海外宏观:欧美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全球股市普遍下跌
近期欧洲疫情出现二次爆发,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较大的震动。目前,欧洲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超过第一波疫情最高值,感染率创出新高。本次二次疫情对欧洲经济的冲击力度或将小于第一次疫情,但仍将对经济复苏进程造成负面影响。
受欧洲疫情二次爆发影响,上周欧洲股市暴跌,引发全球股市多数下跌。
报告正文:
一、国内宏观:工业利润平稳增长,经济保持复苏势头
1.1国内经济:8月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1%,较上月小幅回落0.5个百分点,仍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从1—8月看,累计利润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8月工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
一是,国内生产、需求全面复苏。8月国内整体经济数据持续向好,超预期复苏,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创今年新高;PPI降幅持续收窄至2%;社会零售增速实现今年首次实现正增长0.5%;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至-0.3%,环比增长4.18个百分点。无论生产端还是需求端都在不断修复,促使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回升。
二是,成本、费用持续下降。随着大规模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用电、用地及租金成本的惠企政策持续推进,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84.35元,费用为8.93元,分别较前值减少0.09元和0.06元,总的来看,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缓解。
三是,采矿业利润明显修复,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8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1.9%,降幅比7月份大幅收窄28.7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32.5%,增速比7月份加快17.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8月应收账款同比增速达到14.5%。但若采用“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周期”作为观察指标,这一数据虽然仍高于去年,但疫情以来下降很快,从2月份的71.3天下降到8月份的55.6天。未来仍需重点关注“应收账款增速”与“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周期”的边际变化。
上周(9月21日-9月27日),央行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9200亿元,到期回笼资金4200亿元,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5000亿元。货币利率下行,DR001均值下行14.0bp至1.58%,DR007均值下行7.4BP至2.09%。
二、国内市场:企业利润持续改善,短期延续震荡行情
2.1A股市场回顾:海外延续震荡,A股缩量下跌
上周因外围市场扰动,加上恒大地产的负面消息影响,节前避险情绪回升,A股缩量调整,各主要指数收跌。截至2020年9月25日,上证综指领跌,周度下跌3.56%,深证成指下跌3.25%,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分别下跌2.14%和3.05%。
-
主要资金流向:海外资金大幅净流出
上周北上资金净流出247.10亿元,较前周净流入(108.32亿元)再度转为净流出。5个交易日全部净流出。从行业来看,多数行业为净流出。其中,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银行净流出较多,分别净流出74.00亿元、51.42亿元和38.17亿元;汽车、有色金属和休闲服务分别净流入7.33亿元、6.26亿元和4.21亿元。总体来看,北上资金相对偏好周期行业,净卖出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之前的重仓行业。
-
后市展望:企业利润持续改善,短期延续震荡行情
基本面来看,企业利润持续改善。1-8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4%,降幅较1-7月收窄3.7个百分点,8月当月同比增长19.1%,连续4个月正增长。主因需求端回暖带来企业收入增长、生产端量价齐升提升利润空间、大规模减税降费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从结构来看,1-8月多数行业利润实现增长。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上游采矿业修复明显;中游行业在下游消费品和工业品拉动下普遍出现好转。在供需两端持续向好背景下,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有望保持上行趋势。
政策面来看,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与证监会学习会议均明确部署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两次会议在资本市场定位、上市公司治理、IPO和再融资政策及防市场风险均做出明确部署,后续相关政策有望逐步落实,有助于资本市场中长期健康发展。
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QFII、RQFII办法》,中国证监会同步发布配套规则,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2019年证监会已就《QFII、RQFII办法》及配套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正式落地主要包括QFII、RQFII资格和制度规则合二为一,放宽准入条件以及扩大投资范围。QFII/RQFII投资便捷性提高,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内经济修复领先全球,中长期有利于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
整体来看,8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修复,货币政策主基调依然保持宽松,对市场中期走向构成支撑。但近期海外疫情反弹严重,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美国11月大选前中美关系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叠加临近季末和国庆长假,短期风险偏好受到抑制,预计国内市场延续震荡行情。
行业方面,经济复苏,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回暖,顺周期板块短期确定性更高;科技板块短期受中美争端影响仍会受到压制,但长期来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将是比较确定的;医药和食品饮料等仍是长期配置的方向;资本市场改革预期明确,龙头券商值得关注。
但潜在的风险需要关注:1、海外疫情反弹严重,全球经济重启艰难;2、中美冲突加剧;3、其他黑天鹅事件。
三、海外视角:欧美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全球股市普遍下跌
3.1海外宏观:欧美经济复苏势头放缓
美国9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3.5,较前值53.1上升了0.4个点,已连续5个月上涨;服务业PMI初值为54.6,较前值55.0下降了0.4个点。虽然PMI指数处于高位,但美国的就业市场依然承压,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87万人,高于预期84万人。尤其是近期美国有第三波疫情抬头之势,未来经济恢复速度可能会低于此前预期。
近期欧洲疫情出现了二次爆发,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了较大的震动。目前,欧洲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超过第一波疫情最高值,感染率创出新高。欧元区9月综合PMI初值录得50.1,低于预期51.7,前值51.9。欧元区综合PMI下跌到荣枯线附近,说明欧洲整体经济复苏开始表现疲软。本次二次疫情对欧洲经济的冲击力度或将小于第一次疫情,但仍将对经济复苏形成不利影响。
距离美国大选投票日11月3日,还有不到40天,未来一个月会进行三场大选辩论,分别在9月29日、10月15日、10月22日。首场总统辩论将分为6个环节,分别对应“人生经历”、“新冠疫情”、“最高法院”、“种族歧视”、“经济”、 “诚信选举”6个主题。每个主题对应15分钟,主持人将首先就辩论主题提问,特朗普和拜登各自拥有2分钟的回答时间,剩余时间为自由辩论。
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一直领先特朗普,但最近2个月二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此次首场总统辩论后,特朗普能否进一步缩小差距,值得关注。
3.2海外资产:全球股市下跌
受欧洲疫情二次爆发的影响,上周欧洲股市暴跌,引发全球多数股市下跌。法国CAC40和德国DAX上周超跌4.99%和4.93%;美股道琼斯、纳斯达克、标普500分别下跌1.75%、上涨1.11%、下跌0.63%;亚太地区,韩国综合指数、恒生指数分别下跌5.54%、4.99%。
-
主要经济体债券市场:主要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
上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4.0bp至0.66%,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3bp至0.02%,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0.2bp至-0.53%,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1bp至0.26%。
-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反弹
上周,受欧洲疫情反弹等因素影响,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急速降温推升美元上涨1.7%,人民币汇率在美元走强的带动下回吐前之前的涨幅重回6.82,英镑、澳元、欧元等均不同程度下跌。
-
大宗商品:贵金属普遍下跌
缘于美元的升值,贵金属普遍下跌。9月25日,NYMEX原油录得40.04美元/桶(9月18日40.97美元/桶),下跌2.3%;LME铜相较9月18日下跌4.4%;金价下跌4.7%,录得1864.3美元/盎司。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