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中的非药赛道,也有掘金机会
- 分类:行业洞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09
- 访问量:0
说起肿瘤治疗,大家首先想到的也许会是靶向药、免疫疗法、细胞疗法、溶瘤病毒等肿瘤用药。其实在肿瘤治疗中,器械治疗也是非常常见的,除常规的手术切除外,随着热消融、微波消融技术的发展,微创消融器械在肿瘤治疗中逐渐普及,这类运用于肿瘤微创消融手术的器械统称为肿瘤消融器械。
肿瘤消融的分类
化学消融在临床上已基本消失,目前常用的是三种物理消融方法:
-
(1) 热消融1:最常用的是射频消融,将电极刺入肿瘤部位,射频脉冲能量通过电极针传导到肿瘤内部,使肿瘤组织产生局部高温,进而促使肿瘤组织及可能被扩散的临近组织凝固坏死;随着多电极的出现,扩大了消融范围,提高了温度的稳定性,使得射频消融性能大幅度提升,在临床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射频消融的优点是能将毛细血管封闭,出血少;缺点包括热痛感、并发症等等;
-
(2)热消融2:另一种运用较多的是微波消融,将微波针刺入肿瘤部位,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与射频消融的控温相似,均是在60摄氏度以上,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优点是升温迅速、可多点微波;缺点以热消融的并发症为主;
-
(3)热消融3:目前新兴的方法为高强度聚焦超声,将超声波聚焦后,利用焦点处超声波的热效应,在肿瘤组织部位形成高温;由于其在皮肤的改善及脂肪的消除中也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医美领域也有一定应用;优点是接近无创或无创、对深部肿瘤依然有效;缺点包括并发症、脱靶、治疗时间长等;
-
(4)纳米刀消融:是一种新兴的局部消融技术,最早由Berkeley的教授Boris Rubinsky提出,通过在肿瘤周围插入多根平行的金属电极针,施加瞬间高频电脉冲,造成目标区域电场的重分布,诱发IRE,达到清除肿瘤的目的;优点是并发症较少、无热损伤;缺点是技术有待成熟;
-
(5)冷冻消融:将癌组织快速冷至-160℃以下,再复温,过程中可直接引起癌细胞脱水和破裂,破坏肿瘤小血管导致肿瘤细胞缺氧,进而达到使肿瘤细胞死亡的目的;优点是范围可控、仅需局麻、术后恢复好;缺点包括并发症、操作难度较大等。
目前专家共识中建议的肿瘤消融技术主要应用于:(1)因心、肺、肝功能等原因不能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肿瘤,尤其是肝、肺等实质性肿瘤;(2)转移性癌灶、术后复发性灶和多发性癌灶;(3)晚期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姑息性疗法;(4)因位置原因不能手术切除或术中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相较于传统手术,肿瘤消融术具备微创/无创、手术时间短、医生学习曲线短、靶向性强、恢复快、可重复性好、总费用降低的优势;但也有诸如设备昂贵、对肿瘤直径有要求等缺点。
图:常见肿瘤消融术与手术的对比
注:肿瘤冷冻消融术以康博刀为代表
肿瘤消融术中所运用到的专业设备与耗材即是肿瘤消融器械,由消融设备及肿瘤消融针(耗材)组成,代表产品包括微波消融仪、微波消融针、射频消融仪、射频消融针、冷冻消融治疗系统、冷冻探针、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等,均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
肿瘤消融的市场
根据头豹研究院在销售端的统计数据,2014-2018年,我国肿瘤消融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由24.6亿元增长至3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未来由于患癌群体扩大、支付能力上升、手术渗透率提高和临床应用范围拓展,肿瘤消融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1.1%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保持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上升至61.5亿元。
图:中国肿瘤消融器械行业市场规模(销售端统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
就行业来说,校企合作的模式在肿瘤消融行业较为常见,头部企业的技术多来自于与高校的合作。原材料方面,虽然原材料与配件仅占肿瘤消融器械总成本的30%,但仍有一些配件亟待国产化。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