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确认
取消
新闻动态
/
/
/
明天产品-扫地机器人

明天产品-扫地机器人

  • 分类:行业洞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12
  • 访问量:0

明天产品-扫地机器人

【概要描述】

  • 分类:行业洞察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12
  • 访问量:0
详情

扫地机器人是典型的“明天产品”。对于新兴品类,先搞清楚产品属性尤为重要,即产品能创造多少价值,并且足够“好用”吗?在跨过“好用”的临界点后,需求空间开始释放。

扫地机器人是典型的“明天产品”

扫地机器人既不是传统的高刚需产品,也不是风靡一时的科技玩物,而是典型的“明天产品”。

“明天产品”的概念借鉴自小米生态链的产品哲学:“我们关注的产品一定要具有‘明天属性’,使用者一旦使用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再也离不开了”。我们认为更明确的表述是:该产品针对的需求广泛存在,并且产品性能已经跨过“好用”的临界点。

扫地机器人正符合这两个特点,属于典型的“明天产品”:1)扫地机器人能够解决普通家庭日常地面清洁的“高频痛点”,存在广阔的需求空间,2)扫地机器人产品已经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能够满足家庭日常清洁需要。

扫地机器人戳中“高频痛点”,需求空间广阔

扫地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两项:1)自动高频维护家庭地面清洁,让人们从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2)清扫人工难以覆盖的死角,如沙发、床下等。

这两个功能其实并非不可或缺,但很少有人喜欢打扫卫生,却又不得不经常去做,而扫地机器人刚好能够解决这些“高频痛点”,这就是扫地机器人的产品价值和需求空间所在。

如果给扫地机器人用户画像,他们应该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地区,收入水平中上,同时因为爱干净,经常需要打扫卫生,潜在需求空间非常广阔。

能够戳中“高频痛点”使得扫地机器人存在广阔的需求空间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

技术瓶颈悉数突破,产品跨过“好用”临界点

扫地机器人出现的时间并不长,2002年iRobot带动第一波扫地机器人产品潮,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创新瓶颈期之后,直到2010年Neato使得全局规划导航技术首次实现在扫地机器人上的应用,产品体验较2010年之前出现跃升,诸多厂商加入扫地机器人阵营,产品快速迭代成熟。

自制低成本激光雷达,NeatoXV-11实现全局规划导航。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创新瓶颈期之后,扫地机器人技术真正实现飞跃的标志性产品当属2010年的NeatoXV-11,当时的激光雷达比扫地机器人还贵,但KurtKonolige等人和Neato团队把激光雷达的单个成本降到30美元以内,使得激光雷达和SLAM(实时定位与建图)技术可以在家用扫地机器人上应用,促成第一款全局规划式扫地机器人的诞生。

NeatoXV-11标志着扫地机器人进入全局规划时代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iRobot公告,光大证券

扫地机器人销售数据出现拐点,进入快速增长期

从企业层面来看,iRobot消费机器人销量从2010年后进入快速增长轨道,尤其是2016年后消费机器人销量呈现加速增长,年增速均超过20%。

2010年后iRobot消费机器人进入加速增长通道(万台)

资料来源:iRobot年报

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开启增长序幕。据NPD、GFK和iRobot内部测算,2017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单价200美元以上)零售额较2010年增长2倍,7年CAGR为18%。北美、亚太和欧洲/中东/非洲地区CAGR分别为22%、25%和9%,且2016-2017年北美和欧洲市场增长有加速迹象。

全球扫地机器人(单价200美元以上)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亿美元)

资料来源:NPD,GFK,iRobot内部测算

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起步晚爆发力强,零售额突破56亿元。虽然我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需求较欧美爆发较晚,但规模增长较快。根据中怡康监测,2017年中国扫地机器人零售量和零售额分别突破406万台和56亿元,2014-2017年零售量每年增加100万台左右,成为冉冉升起的明星品类。

2017年中国扫地机器人零售额突破56亿元

资料来源:中怡康

新进入者快速增加,从产品驱动过渡到市场驱动

扫地机器人产品突破技术瓶颈,快速迭代成熟后,新进入者增加,供给端快速丰富,全局规划式产品价格下降,进一步带动扫地机器人需求爆发,扫地机器人需求从产品驱动逐步过渡到市场驱动。

中国厂商入场,全局规划产品价格快速降低。随着2016年后小米、科沃斯、ILFE等更多厂商的跟进,全局规划式扫地机器人价格快速下降,米家扫地机器人将激光导航扫地机器人价格降到1699元,促销季价格低至1499元,ILIFEX660把视觉导航扫地机器人价格也降到1699元。目前采用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的全局规划式产品均能在2000元以内买到。

推广厂家快速增加,扫地机器人从小众走向大众。这些新推出的清扫高效,价格十分实惠的全局规划式产品使得消费者真正体验到扫地机器人的技术进步,随着加入扫地机器人行业的厂商越来越多,扫地机器人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

未来产品渗透率会以什么样的速度上升,市场规模的增长将有多快,这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从历史经验来看,渗透率上升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该品类的刚需程度。高刚需程度的产品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实现大范围普及,比如冰箱和洗衣机,而“非刚需”的“明天产品”渗透率曲线往往是平稳向上,如微波炉、取暖器和智能马桶等,渗透率上升的长期方向确定,但中短期节奏取决于参与厂商的推广力度等,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日本“明天产品”的渗透率曲线呈现平稳向上的特点(单位:%)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光大证券

扫地机器人属于典型的“明天产品”,目前全球渗透率预计不到5%,预计渗透率将进入稳步提升区间。最先普及的美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才10%,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尚处在成长期的早期,随着家居智能化和懒人经济的推动,家庭扫地机器人行业充满了发展前景。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在线搜索

搜索
搜索

凯联资本   专业成就信任

网站制作:中企动力 北京 SEO标签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