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亿欧主办的WIM2024创新者年会在北京成功落下帷幕。本届年会以“AI For X 未来产业范式的跃迁”为主题。会议汇聚了来自未来产业领域的逾百位头部企业专家和超过2000名行业精英,共同回顾了2024年未来产业的创新成就,并展望了2025年创业创新的崭新趋势。凯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姚宁波先生出席“Al时代下可穿戴产品未来发展趋势”圆桌论坛,与其他与会嘉宾针对可穿戴产品等未来产业发展领域的多个前沿议题,提出了深思熟虑且富有洞见的观点。
在2024年,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可穿戴设备的融合趋势愈发显著,这一进程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姚宁波先生精辟地指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为可穿戴设备领域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这些大模型的先进功能得以集成至可穿戴设备之中,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并为用户带来了更为便捷和多样化的体验。例如,智能眼镜通过整合大模型的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实现实时翻译、即时信息查询等功能,极大地便利了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尽管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看似无限,但该领域仍需克服若干关键挑战。设备的舒适度、续航能力以及成本等要素,仍然是决定消费者接受度的重要因素。此外,为了更好地迎合用户需求,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场景亟需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只有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并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可穿戴设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其广泛的市场潜力。从投资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呈现出“微笑曲线”的特征。上游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环节,以及下游的应用和服务环节,拥有更高的附加值。姚宁波先生认为,SoC芯片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部件,是价值链中最大的部分,也是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环节。同时,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下游的应用和服务环节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众多可穿戴设备品类中,姚宁波先生认为智能眼镜最具发展潜力。眼镜作为人类最容易接受的可穿戴设备,拥有独特的显示优势,可以成为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此外,智能眼镜在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率先受益于大模型技术的应用。

穿戴设备市场在消费者需求的强劲推动下,正步入一个迅猛发展的新阶段,展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在这片繁荣之中,行业中哪家企业能够成为引领潮流的龙头,哪家能够显著脱颖而出,尚需市场的进一步验证和时间的考验。与此同时,大型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穿戴产品带来了无限可能,国际上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对这些模型进行深入评估和测试,探索其在穿戴设备领域的创新应用。大型模型技术的进步具有革命性,其发展速度之快,已超出了传统框架的预期。为此,凯联资本建议产业链各方,超越现有的思维限制,对技术进行二次迭代和创新,在当前的发展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进技术创新,以实现穿戴产品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用户体验的全面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推动穿戴设备行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