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作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顶层设计文件,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
意见提出系列目标: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等。意见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等5大领域,以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3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意见中提到,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
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数据显示,非金属矿产品,黑色金属冶炼,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碳排放量占比分别为11.87%、19.78%、49.55%,预计针对这些产业的碳排放改革转型将是重点方向。意见提到,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去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逼近9万亿元,对比203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节能环保产业成长潜力很大。意见还提到,要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电力系统、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建设运行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这也是凯联资本一直所坚持的投资方向。近年来,凯联资本布局了工业互联网领域中的若干家头部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提高制造业能效水平,推进制造业碳排放持续降低。同时,凯联资本还在农业科技领域展开布局,运用大数据驱动的模型,帮助规模种植户、种植企业、传统农资企业等农业生产者实现更大程度降本增效,促进农作物产量潜力有效发挥。意见中提到,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
去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7.7%,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各省份或将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下放至重点用能单位,预计对钢铁、有色、石化、化工、轻纺和电力等关键行业的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和发输配电设备进行节能减排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程将加快。意见中提到,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低碳(近零碳)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因地制宜发展高速公路沿线光伏。
为了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意见中提到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在推进城乡发展绿色转型中,提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优化种养结构,推广优良作物畜禽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养殖技术。意见中提到,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
为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意见中提到要加大绿色产品供给、扩大绿色消费。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和规模,鼓励企业采取“以旧换新”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并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节水器具、节能灶具、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鼓励用户扩大绿色能源消费。意见中还提到要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创新示范推广,发挥科技创新对绿色转型的支撑作用。意见中提到,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比例。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完善鼓励灵活性电源参与系统调节的价格机制,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制定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