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硅星人、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主办的“AI Native 硬件:端侧AI革新”主题活动顺利举行。凯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姚宁波受邀参加本次会议,重点探讨LLM在智能穿戴、机器人等AI硬件中的产品创新、最新技术趋势,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企业在端侧智能硬件领域的发展提供清晰的策略指导和可行的实践方案,推动AI技术与硬件的深度融合,加速产业创新步伐。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为硬件设备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创新发展革命。通过深度学习与算法的不断优化,AI不仅使硬件设备变得更加智能,能够自主学习、适应并优化性能,还极大地拓宽了设备的功能边界。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汽车,从可穿戴设备到工业制造机器人,AI技术的融入让这些硬件产品能够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和便捷的用户体验。AI与硬件设备的深度融合,正引领着科技产业迈向一个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新时代。在场嘉宾经过讨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不太会因为技术的变化而改变,企业需要考虑在技术变化的背景下,如何用不同的角度满足消费者,因此企业需要找到好的场景。 在中国,只要你有一个想法,就可以用低成本的方式做出产品。对比海外,硬件的成本比中国要高很多,这也是中国的优势。有些创新型硬件,可能会在美国先做出来,但是一旦走到市场化的阶段,中国很容易凭借成本优势反超。对于硬件领域的投资,前端的运营和后端的供应链,都需要一个给力的团队。中国软件的迭代速度很快,硬件的迭代相对较慢,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需要投资人和企业巧妙地把握。未来一段时间,AI硬件将会带来更大的生产力变化。在属于大模型的时代,可能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应用出现,带来新一轮变革。姚宁波谈到,他非常认同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如何用设备满足人们的需求,是智能硬件的创业者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真正好的AI硬件,是不需要做市场教育的,这也是硬件公司的目标。当你把你自认为有用的需求推给客户时,是很困难的。因此,用户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但是产品能不能达到用户的期望值,还要看实践的结果。在硬件领域,中国的供应链能给产业带来很大的优势,这是美国企业不能媲美的。但是,如果硬件产品不能找到大市场、大赛道,那么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也会十分难受。扎根好的赛道,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团队,去不断加注,是硬件领域的投资之道。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去中介化,在大模型出现之前,AI的作用是“去专家化”,可以用深度学习模型提出解决方案。但是等到大模型出现之后,AI的作用是“去劳动力化”。如果硬件产品能够运用好大模型的能力,可能从中会诞生伟大的公司。